2019----2020年河北梨涨涨跌跌起因 河北鲜梨的新季节拉开序幕,黄冠梨的梨疯狂再次上演,河北的梨商精神象知了牛精神一样,奋不顾身,争先恐后地加入收购大军。 知了牛天一黑就纷纷往上爬,因为每一个知了牛都深知,不爬是变不了真身的,但是树下缠的胶带纸边就成了知了牛的生死线,知了牛如飞蛾扑火,踊跃地往上爬,但大部分成为人们的盘中餐,但是求生的愿望让知了牛仍然勇敢地向前冲。 果商也一样,到了收购季节就要拼命地去收购,不收购就没有赚钱的机会,这梨到底值多少钱,谁也说不准,适合的价格成了做鲜梨期货的生死线,人们只有两种选择,随行收还有不收,想又便宜又好是不可能的,个人说了不算,市场说了算,随高价行情收又意味着巨大的风险,产量小****会,丰产**就挺危险的。 梨商象很多其它行业的老板一样,以前意味着吃香的,喝辣的,开好车,住好房,出入高级酒店,现在则意味着求客户,求银行,求工人,欠款,跑路,亚健康,很多老板从有到无还放不下架子,日子过的不如百姓,目**些中小企业老板已经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。 再说,知了牛,它如果不爬,就更完蛋,没有生存的机会,知了牛从地下拱出土后如果变不了,第二天就会死去,它的求生的愿望是较其强烈的。它到了胶纸边如果被人抓不到,变成蝉后会展翅飞翔,则成为蝉上蝉,功成名就。 果商也一样,骑虎难下,有些果商一直做着还能赊点包装,一旦停下来不干了,要帐的都会登门,现金不够还帐,所以明赔也不能停下来收购,连赔三年,大部分果商亏损严重,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,现在收购商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号工人,收嫌**,不收工人的工资耗不起,每年都是这样,一卖果时发毒誓说**过一块一不收,结果呢,申请,果站,工人整天催,没法了,一块四,一块五,一块六,一块七也要硬着头皮收,可以说整天象热锅上的蚂蚁。果商一旦赚了大钱,宝马也买了,冷库也建了,*也抽上了,则成为人上人,象成功变身的蝉一样,每天唱着歌从不知疲惫。然而梨行象所有行业一样,成功者也只是较少数。 梨商跟知了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无所畏惧的精神。 冲,**会活, 不冲,等死也是死。 所以冲的人多。 再说2017的农产品,尤其是水果,桃,早熟苹果几毛钱一斤,比去年价格下降了一半。西瓜等其它水果和蔬菜也陷入了滞销的困境。绿宝石开价一块四,一块三四挺了好久,现在八毛。白早酥开价三十六元每件,现在十九块没人收购。旧的黄冠梨三层才卖三四十块,六十多的本钱。亏二十多块。旧的雪花梨卖六七块每件,名品牌的卖到十几块二十几块,亏三四十块每件。旧的鸭梨好的卖三四十块,不好的黑皮的卖二十块,亏三四十块每件。 有网友写道,只见新梨笑。有谁听到旧梨哭。收梨,三个字,好辛苦。价格这么高,还要勉强进冷库。成本好恐怖。行情高峰与低谷,很难把握,资金回笼多辛苦。今年黄冠梨今年几乎没次果,产量大,包装物料涨价,几乎比去年增加了两三块,合到每件梨按每斤算是一毛。也就是说现在的一块四收的黄冠梨,相当于去年的一块五收的。 晋州胡士庄寨的网友"梨庄一站"说: 产量过剩! 供大于求! 五花八门! 品种多样! 进口水果积占国内市场! 消费者购买多样化! 治污!惩污!限污!导致经济回落!国人收入降低!消费者。 购买力降低!等等不确定因素!水果便宜能承受!价位高敬而远之! 还有网友写道: 上联:收梨时脑袋一热,你抬价我涨价 下联:卖梨时心里一凉,你便宜我甩卖 横批:自讨苦吃。 深州网友: 世人半夜三更眠。喝喝小酒解解烦。 三十六行啥不好。非在水果里面缠。 起早贪黑没人问,回不回家没人管。 天天喝的酩酊醉,觉得自己像神仙。 自己辛苦自己知,何用他人对你言。 几十光阴一晃过,留些友情在心间。 珍惜现在你我他。别留遗憾在世间。 这位网友有些看破红尘。 辛集网友: 又到皇冠收梨季节,客商又开始活跃起来,面对现在行情,心中的滋味想必是五味陈杂,无奈,可叹又不舍。赵县的客商队伍庞大,能量惊人,其中大有龙虎之辈,收梨不眨眼,抬价敢决断,只是便宜了外县梨农,到卖时只留下声声长叹:"唉!又赔了钱。"看今天*经济形势,思广大农民之苦窘,试问诸多冷库经营者,今年的梨果又有几多钱赚?看今年,思去年,望前年,身领体会者哪个脸带笑颜?今年仅仅不到一个月好时光让诸位就忘了疼痛,好健忘啊!呜呼!真真收梨疯子,卖梨傻子! 还有网友写道:十年果业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连赔三年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盈利没几天,没有卖,肠悔疮。夜来幽梦忽还乡,果品站,抢收忙。回首过去,惟有泪千行。想起年年肠断处,心苦闷,情悲伤。 冲动大于理智,无奈却向前冲。 黄冠梨价格继续燃烧!供需两旺!河北黄冠梨,鸭梨,雪梨等产地